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乱懊恼风,遗馥凄凉缠瘦梦。
淡淡霜华净碧空,萧萧寒色起林东。
时须禽一戏,暇乃笛三弄。
更待素娥开晓镜,飞入瑶台粉镜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生活简朴,性格孤高,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咏梅诗,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林逋的生平事迹和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剪碎的丝绸随风飘散,令人感到懊恼,残留的香气凄凉地缠绕在瘦削的梦中,淡淡的霜华洗净了碧蓝的天空,萧萧的寒意从树林东边升起,有时需要让禽鸟来嬉戏一番,闲暇时便吹奏三弄笛音,更期待嫦娥开启晓镜,让梅花飞入瑶台那粉妆的镜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园中小梅的清冷与高雅,以及诗人与梅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时须禽一戏,暇乃笛三弄”两句,表达了自己在闲暇之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通过吹笛来抒发情感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剪绡零乱”、“遗馥凄凉”等词句,描绘了梅花的凋零与凄美;而“淡淡霜华”、“萧萧寒色”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园的清冷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须禽一戏,暇乃笛三弄”两句显得尤为生动,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不仕不娶,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他的咏梅诗深受后世赞誉,山园小梅二首》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在山园中小憩时,看到梅花凋零、禽鸟嬉戏、自己吹笛的情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