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

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下一句是什么?

唐·贾岛

空山无俗声,心远地自偏。

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还俗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善于在字句上精雕细琢,追求奇险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孤寂情怀,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空旷的山林中没有世俗的喧嚣声,心境高远自然觉得居所偏僻,我愿意将这份归隐山林的心意,说给那放牧的孩童知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山中隐居时的宁静生活和心境,首句“空山无俗声”写出了山林的寂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次句“心远地自偏”则表达了诗人心境高远,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不觉得孤单寂寞;后两句“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放牧的孩童分享自己归隐山林的心意,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山中隐居时的宁静心境和美好愿景,诗人通过“空山”、“无俗声”、“心远”、“地自偏”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心境高远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还通过“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淳朴的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个人的仕途不顺和隐居生活有关,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深感失望和无奈,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和心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不满,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思安的普遍心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