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披衣闲拓岩窗看,原上鸣弓猎骑排。
(注:“披衣闲拓岩窗看,原上鸣弓猎骑排”这两句并非王维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作为结尾,以展现一种观猎的闲适与壮阔景象,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融合后的诗作进行。)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精通音律,擅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往往寓含着深邃的禅意和淡泊的人生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强劲的风吹动角弓发出鸣声,将军在渭城郊外打猎。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盈。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不久又回到了细柳营。
我披衣而起,悠闲地推开岩石旁的窗户观看,原野上弓箭齐鸣,猎骑排列成行,气势磅礴。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将军打猎的场景,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闲适与豪迈,诗中“风劲角弓鸣”描绘了打猎前的紧张气氛,“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则细腻地刻画了猎手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轻盈的身姿,而“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则体现了打猎活动的迅速与有序,最后两句“披衣闲拓岩窗看,原上鸣弓猎骑排”则是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悠闲地观赏这一壮观的打猎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此诗在描绘打猎场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两句尤为精彩,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猎手们的敏捷与矫健,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气氛,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最后两句“披衣闲拓岩窗看,原上鸣弓猎骑排”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将打猎的壮观景象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隐居期间,目睹了贵族打猎的场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描绘打猎的壮观景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