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竹
宋·徐庭筠
雪压枝头低复举,风吹叶动绿波澜。
直干凌空裁百尺,虚心阅世已千年。
寒霜不改青青色,烈日难摧硬骨坚。
莫道此君无傲气,只将清影伴君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庭筠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徐庭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名世,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尤善咏物,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虽不如苏轼、陆游等大家知名,但在宋代诗坛亦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大雪压在竹枝上,竹子低下了头却又挺立起来;风吹动竹叶,如同绿色的波澜起伏,竹子主干挺拔,直冲云霄,高达百尺;内心空虚,却已历经千年世事变迁,即使遭受寒霜侵袭,依然保持青翠本色;烈日暴晒,也难以摧毁它那坚硬的骨气,不要说竹子没有傲岸之气,它只是默默地将清凉的影子陪伴着人们入眠。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谦逊虚心的品质,首联写竹子在风雪中的坚韧,颔联“直干凌空裁百尺,虚心阅世已千年”直接点题,突出了竹子高大挺拔、历经沧桑而虚心谦逊的特点,颈联进一步强调竹子不畏严寒酷暑的顽强生命力,尾联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竹子虽傲骨铮铮,却甘愿默默奉献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借物喻人,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竹子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谦逊、无私的高尚品质。“直干凌空裁百尺,虚心阅世已千年”一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态,又揭示了其内在精神,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常被赋予坚韧不拔、谦逊虚心等美好品质,诗人可能是在观赏竹子时,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品质、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