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叱驭勤王肯暂留,边沙朔雪犯貂裘。
归心似箭还家切,不问戎韬问酒瓯。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叱驭勤王肯暂留,边沙朔雪犯貂裘”实际上出自马戴的《出塞》一诗的后两句,但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整首诗呈现,并重点解析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马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马戴,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河北曲阳县)或华州(今属陕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同属于苦吟诗派,他的作品以五律见长,风格清丽,意境深邃,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反映了晚唐时期边疆的动荡与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译文
(整首诗译文)
身披金带连环束紧的战袍,骑着战马冒着大雪渡过临洮河,夜晚卷起军旗去偷袭单于的大帐,乱砍胡兵刀刃都砍缺了。
(关键词所在部分译文)
驱策马车勤王(指奔赴国难,辅佐君王)怎肯稍作停留,边疆的沙尘和朔雪侵袭着我的貂裘,归心似箭,急切地想回到家中,不再询问军事策略,只问酒瓯(酒杯)何在。
释义
叱驭:指驱策马车。
勤王:指尽力于王事,奔赴国难。
边沙朔雪:边疆的沙尘和北方的雪。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象征边塞的寒冷和艰苦。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马戴在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强烈的思乡之情,前一句“叱驭勤王肯暂留”,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大事,不辞辛劳,驱策马车奔赴边疆,即使条件艰苦,也毫不退缩,体现了其忠诚与勇敢,后一句“边沙朔雪犯貂裘”,则通过描绘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进一步突出了诗人所承受的艰辛,而“归心似箭还家切,不问戎韬问酒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回归平凡生活的愿望,与前文的英勇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国家动荡不安,马戴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旅,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勇敢,也流露出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晚唐时期边疆将士们的英勇与无奈,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