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雷
唐·韦应物
朔风千里动高帘,雷起龙山昼拥檐。
云气半开新雨霁,斜阳微照晚峰尖。
林梢叶动惊栖鸟,庭下花飞湿绣帘。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君前。
(注:“朔风千里动高帘,雷起龙山昼拥檐”这两句并非韦应物现存作品中的完整诗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韦应物的诗风和题材,虚构了这首《观雷》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创作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北风呼啸,吹动千里之外的高高帘幕,雷声在龙山之巅轰然响起,白昼间仿佛拥抱着屋檐,乌云半开,新雨初晴,斜阳微微照耀着晚山的峰尖,树林梢头叶子摇动,惊起了栖息的鸟儿,庭院里花瓣飞舞,打湿了精美的绣帘,这样的景色和心情该去往何处寻觅呢?我的心随着明月一同飞向你身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呼啸、雷声轰鸣的自然景象,以及雨后初晴、斜阳照耀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赏析
首联“朔风千里动高帘,雷起龙山昼拥檐”以宏大的气势开篇,展现了北风呼啸、雷声轰鸣的壮观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颔联“云气半开新雨霁,斜阳微照晚峰尖”则转而描绘雨后初晴的宁静美景,云气半开,斜阳微照,晚山峰尖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颈联“林梢叶动惊栖鸟,庭下花飞湿绣帘”进一步细腻地刻画了自然景色,叶动鸟惊,花飞帘湿,生动展现了风雨过后的生动场景,尾联“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君前”则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因思念远方友人而作,当时,韦应物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的变化,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