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雅士风骨
唐·李中
毛玠素屏非俗物,韩棱宝剑得龙渊。
清风朗月常相伴,高节凌云志愈坚。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及抒发个人情怀,有《李中集》传世,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诗作亦有其独特之处,尤其在表现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方面,有着深刻的造诣。
译文
毛玠所用的素色屏风并非凡俗之物,韩棱所得的宝剑正是传说中的龙渊剑,他们常与清风明月为伴,高尚的节操直上云霄,志向愈发坚定。
释义
“毛玠素屏非俗物”一句,毛玠是东汉末年名士,此处借指文人雅士,素屏即素色的屏风,象征简约高洁的生活态度;“韩棱宝剑得龙渊”一句,韩棱为东汉官员,龙渊剑即龙泉剑,古代名剑,此处寓意得到珍贵之物,也象征着文人内心的坚韧与锋利。“清风朗月常相伴”描绘了文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高节凌云志愈坚”则表达了他们高尚的节操和坚定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毛玠的素屏和韩棱的龙渊剑,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以清风明月为伴,进一步烘托出他们超凡脱俗、志向高远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文人的物质追求(虽非奢华,但求高雅),又体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高节凌云,志向坚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雅士往往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李中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毛玠、韩棱等历史人物的高洁形象,来表达自己对文人风骨的敬仰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李中对于简约、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于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的毛玠和韩棱是历史人物,但在这首诗中,他们更多地是作为象征性的符号出现,用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更应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