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送僧归日本

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下一句是什么?

唐·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入朝为秘书监,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钱起诗风清丽雅秀,尤善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有《钱考功集》等传世。

译文

只要随缘自适,随处都可以为家,你就像那梦中行路一般来到了中国,你乘坐的航船驶向茫茫的远方,就像漂浮在天边的沧海一般遥远;你离世高飞,就像乘坐着轻盈的法舟一般,水中的月影映照着禅房的寂静,海中的鱼龙也出来听你诵经的声音,人间的聚散无常,你虽然暂时与我们相会,但终究还是要离开的。

释义

这首诗是钱起为送别一位归国的日本僧人所作,诗中描绘了僧人归途的遥远与神秘,以及他在旅途中的修行生活,通过“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等句,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而“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离愁别绪的抒发,而是通过对僧人归途和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等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僧人归途的遥远与神秘,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僧人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而“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等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无奈与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唐代中期,钱起与一位日本僧人交往并送别其归国时所作,当时,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频繁,许多外国僧人来华求学、修行,钱起作为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社交圈的诗人,很可能有机会与这些外国僧人交往并为其送别,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