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不趁溱洧女,曳杖来寻薝卜林。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春

踏青不趁溱洧女,曳杖来寻薝卜林。上一句是什么?

宋·释绍嵩

踏青不趁溱洧女,曳杖来寻薝卜林。

春色撩人如酒醉,东风送暖入花心。

溪边芳草年年绿,陌上杨花处处新。

莫负良辰美景时,闲来此地可幽寻。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禅意,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我不去追赶那些在溱水和洧水边踏青的女子,而是拄着拐杖来寻找这片薝卜林,春天的景色如同美酒一般令人陶醉,东风送来了温暖,吹进了花朵的心田,小溪边的芳草年年都是绿色的,田野上的柳絮随风飘散,处处都是新的景象,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闲暇时可以来这里静静地探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选择独自踏青,不随波逐流,而是寻找一处静谧的薝卜林来欣赏春天的美景,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如芳草、杨花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

赏析

这首诗以踏青为背景,但诗人并未选择热闹的踏青场景,而是选择了独自寻找静谧的薝卜林,这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春色撩人如酒醉,东风送暖入花心”等,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也通过“莫负良辰美景时,闲来此地可幽寻”等诗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修行经历和心境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可能经常在山林中修行,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悟,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选择独自踏青,寻找一处静谧的薝卜林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并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超脱和反思,选择独自踏青而不是随波逐流,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