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
(注:“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并非李白《赠汪伦》原诗中的句子,此处为构造题目所需而加入,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此句为李白所作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广交朋友,其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友情、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我(李白)正乘着小船即将出发,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之深,
老朋友你即便前来为我送行到路中央,我也担心最终会让你辛苦地为我拉船。
释义
此诗前两句描绘了李白即将离开时,汪伦以踏歌的方式为他送行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后两句(假设加入的句子)则带有一种幽默与不舍的情感,李白以玩笑的口吻说,即便你(汪伦)想送我到路的尽头,我也担心这会让你太辛苦,像是在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不必太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前两句的“乘舟将欲行”与“忽闻岸上踏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假设加入的“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厚情谊的感激与不舍,同时也体现了李白性格中的洒脱与不羁。
创作背景
虽然“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并非《赠汪伦》原句,但我们可以基于整首诗的情境构想其创作背景,李白与汪伦的友情深厚,汪伦是李白在游历途中结识的一位好友,当李白即将离开时,汪伦以踏歌的方式为他送行,这一场景深深触动了李白,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赠汪伦》来表达对汪伦的感激与不舍,而假设加入的句子,可能是李白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汪伦的关心,而即兴添加的一句幽默之语。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并非原诗内容,以上分析均基于假设情境进行,旨在满足题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