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流。
花暖渐催春色老,竹寒偏傍暮云幽。
采采绕篱吟欲就,垂垂压帽醉难任。
人生万事须堪笑,最笑今朝又重九。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家乡的山山水水随处都有可以种植楸树的地方,我扛着锄头提着酒壶,就像醉汉一样四处游走,花儿在温暖的春光中渐渐老去,竹子在寒冷的暮色中更显清幽,我绕着篱笆采摘菊花,吟诵的诗句即将完成,而头上戴的菊花太多,沉甸甸的,让我酒醉后难以承受,人生中的万事万物都值得一笑,最可笑的是今天又到了重阳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在家乡的山水中游赏、饮酒、采菊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重阳节的独特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游赏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流”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游赏时的惬意心情,颔联“花暖渐催春色老,竹寒偏傍暮云幽”通过对比花与竹、春与秋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颈联“采采绕篱吟欲就,垂垂压帽醉难任”则通过采菊和戴菊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酒醉后的欢愉,尾联“人生万事须堪笑,最笑今朝又重九”则是对人生的总结和对重阳节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重阳节时所作,当时他身处行营,面对战争和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他选择了在重阳节这一天到家乡的山水间游赏、饮酒、采菊,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焦虑,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重阳节的独特感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