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落日苍茫外,樽酒寒花寂历中。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乡关落日苍茫外,樽酒寒花寂历中。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牧

乡关落日苍茫外,樽酒寒花寂历中。

万点秋光闲照水,一重山色半藏空。

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暮雨浓。

独倚危楼人不寐,数声长笛起江风。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峭健,语言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个人的抱负与感慨。

译文

遥望故乡,落日已沉于苍茫的天际之外;我独自饮酒,身旁是寂寞凋零的寒花,万千秋光悠闲地映照在水面上,重重山色有一半隐匿于虚空之中,渔舟唱着晚歌,归帆渐行渐远;大雁南飞,字形回环,此时暮雨正浓,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夜不能寐,只听得几声长笛在江风中响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面对苍茫景色,心生思乡之情与孤独之感,首联直接点出主题,通过“乡关落日”与“樽酒寒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寂寞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秋日的宁静与山色的空蒙,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颈联通过渔舟唱晚、雁字回时的细节描写,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与时间的流逝感,尾联则以诗人独倚高楼、长笛声起的场景收尾,深化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傍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乡关落日”与“樽酒寒花”的意象,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色彩,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秋光、山色、渔舟、雁字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尾联的长笛声起,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因仕途不顺、远离家乡而心生感慨,秋日傍晚的苍茫景色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诗意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