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箸下万钱谋更鄙,诸公饱死太官膻”,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戊辰即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戊辰即事
宋 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平章风月三千首,箸下万钱谋更鄙。
诸公饱死太官膻,忍听闾阎话苦辛。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诗文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诗人我哪能穿上青衫做官呢?今年朝廷为了求和,耗费了百万匹丝绸,从此以后西湖边就不要再插柳了,多种些桑树来养吴蚕吧,我平素只关心风月,写了三千首诗,而那些在餐桌上谋划着万贯家财的人真是卑鄙,那些高官们饱食终日,享受着太官的美味,却忍心听着百姓诉说他们的苦辛。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自己的清贫生活与朝廷求和的奢侈浪费,以及高官们的贪婪与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箸下万钱谋更鄙”一句,讽刺了那些只关心个人私利、不顾国家大局的人;“诸公饱死太官膻”一句,则揭露了高官们的腐败与贪婪。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讽刺,展现了南宋末年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朝廷的求和政策和高官们的腐败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诗人也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南宋朝廷面临着蒙古军队的严重威胁,而朝廷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腐败和求和倾向,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深感忧虑,他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和诗人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