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宋·辛弃疾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平沙浅见鸳鸯,酒酣风暖两鬓霜。
老去情怀不似旧,但有觥筹供笑语,从教岁月上髯须。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山岚的光影滴落在水面,河水拍打着河堤,沙滩上草儿平平,一对对鸳鸯在水中嬉戏,酒意正酣,春风和煦,吹拂着两鬓的白发,年岁已老,情怀已不如往昔那般激昂,但只要有酒杯在手,还能供我们欢笑畅谈,就任凭岁月在胡须上增添白发吧。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接受,上片写自然景色与鸳鸯的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下片则转而写词人自身的感受,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酒有笑,对岁月的流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上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下片则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在的情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接受,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但有觥筹供笑语,从教岁月上髯须”两句,更是表达了词人面对岁月流逝的乐观与豁达,即使年岁已高,但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不为岁月的流逝而感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被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表达了词人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岁月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