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小雨敛尘芒屩轻,玉峰一点笠边明。
半空云气千峰合,深树人家一径通。
林鸟唤回幽梦断,野花香入醉魂清。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水声。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禅意生活,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细雨绵绵,洗净了尘埃,草鞋也变得轻快;山峰如玉,在斗笠边缘闪烁着一点明亮,半空中云雾缭绕,千座山峰仿佛融为一体;深林之中,人家隐约,只有一条小径通往那里,林中的鸟儿唤醒了沉睡中的幽梦,野花的香气让醉意中的灵魂更加清醒,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聆听着潺潺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漫步山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联“小雨敛尘芒屩轻,玉峰一点笠边明”以小雨和山峰为背景,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半空云气千峰合,深树人家一径通”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峰连绵、人家隐现的景致;颈联“林鸟唤回幽梦断,野花香入醉魂清”则从听觉和嗅觉两方面入手,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水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及孤独寻求知音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山间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也通过“此中真意谁能解”的感慨,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往往与佛教信仰和禅意生活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间修行或游历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佛教禅意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自然和内心的关注与追求,无疑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