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时人问江南好,只道君行到自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归时人问江南好,只道君行到自知。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另有一说(非标准版本,但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

归时人问江南好,只道君行到自知。

梦里水乡烟柳处,月明桥畔酒醒时。

(注:此版本为后人根据韦庄风格及您提供的关键词创作,非韦庄原作,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想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唐末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基于构想版本)

归来时人们问起江南如何,我只说只有亲自去过才知道它的美好,梦回那烟雨朦胧的水乡,月光洒在桥畔,正是我酒醒之时。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刻体验和难以言传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江南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风景如画,更在于那份身临其境、融入其中的独特感受,这是旁人无法完全理解的,唯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厚谊,通过“归时人问”与“只道君行到自知”的对话形式,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江南之美的独特感悟和难以言表的情感,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句中的“梦里水乡”、“月明桥畔”等意象,更是将江南的诗意与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基于构想版本)

虽然这句诗并非韦庄原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战乱频繁、流离失所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或许曾有过一段在江南避难或游历的经历,江南的宁静与美好,与诗人所处的动荡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对江南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和向往,在归来后,面对他人的询问,诗人只能以“只道君行到自知”来回答,表达了自己对江南之美的独特体验和难以言表的情感。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怀念,也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与不安,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