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下一句是什么?

《春夜漫步》

宋·李清照

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透。

峭窄春衫小,微风拂轻袖。

花影随步移,清露沾衣角。

此情何处寄,遥望碧云悠。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李清照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情真意切,婉转动人,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译文

在月光下,有一位身着轻纱缓步而行的女子,她身上穿着的薄薄香罗衣料透出肌肤的细腻,春衫紧窄,显得她的身姿更加曼妙,微风轻轻拂过她的衣袖,花影随着她的步伐移动,清凉的露水沾湿了她的衣角,这份情感该向何处寄托呢?她只能远远地望着那悠远的碧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月光下的漫步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服饰、身姿以及周围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也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无处寄托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下步莲人”开篇,点明了时间和人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接着通过“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微风拂袖、花影随步等动态描写,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最后两句“此情何处寄,遥望碧云悠”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无奈,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假设此诗为李清照在某个春夜漫步时所作,当时,她或许正经历着某种情感上的困扰或失落,而月光下的漫步则成为她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在漫步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她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因此以上关于创作背景的解析仅为假设,并非历史事实。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