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这些词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宴惜别》,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夜宴惜别
唐·白居易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
云鬓分行立,花容交映见。
酒色暗相迷,歌喉清欲断。
夜宴惜将阑,轻蛾屡扑扇。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使君(指宴会主人)行乐的地方,秦筝弹奏出哀怨的曲调,女子们云鬓分行而立,花容月貌交相辉映,酒色使人沉醉,歌喉清脆欲绝,夜宴即将结束,人们依依不舍,轻蛾(比喻女子)屡次扑扇着扇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夜宴上的情景,秦筝的哀怨曲调与女子们的美丽容颜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酒色迷人,歌喉清脆,但夜宴终将结束,人们心中充满了不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宴上的欢乐与哀愁,秦筝的哀怨曲调与女子们的美丽容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繁华,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通过“酒色暗相迷,歌喉清欲断”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中的沉醉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坎坷,生活多变,在夜宴的热闹与繁华中,他或许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因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宴饮文化的繁荣与特点。
《夜宴惜别》是白居易的一首优秀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宴上的欢乐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