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神交冉冉月如钩,愁思盈盈上小楼。
独坐空庭人不寐,断魂欲遣谁招。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青州,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在月色如钩的夜晚,我仿佛与远方的友人神交,愁绪满满地登上了小楼,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我难以入眠,失魂落魄间,却不知该向谁诉说,又有谁能为我招魂。
释义:
“神交冉冉月如钩”:形容在月色朦胧的夜晚,诗人仿佛与远方的友人心灵相通。
“愁思盈盈上小楼”:愁绪满满,诗人登上小楼,试图排解心中的忧愁。
“独坐空庭人不寐”: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诗人难以入眠。
“断魂欲遣谁招”:失魂落魄间,诗人不知该向谁诉说,又有谁能为她招魂。
赏析:
这首《夜思》以月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神交冉冉月如钩”以月色如钩引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次句“愁思盈盈上小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愁绪满怀,登上小楼试图排解忧愁的情景,后两句“独坐空庭人不寐,断魂欲遣谁招”则通过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难以入眠,以及失魂落魄间无人可诉的情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夜思》可能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当时,她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去世等一系列变故,生活陷入了孤独与无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更加怀念与远方友人的交往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夜思》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清照晚年时期孤独、无助的心境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