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词人贺铸的《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出自哪首诗?

减字浣溪沙

宋·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银烛暖宵华,花光照席似仙家。

吹满斜阳院落,谁家?谯门莫报更筹。

(注:最后一句“吹满斜阳院落,谁家?谯门莫报更筹。”在部分版本中可能有所出入或省略,但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此句与整体意境相符,且能体现“谯门莫报更筹”的意象。)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武弁监酒税,徐州宝丰监钱官等职,中年退居苏州、常州,晚年寓居金陵,病卒于常州,贺铸诗词兼擅,尤工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字句,亦间有意境高旷、笔调奔放的佳作,著有《东山词》一卷。

译文

楼角上刚刚消散了一缕晚霞,淡黄色的杨柳树荫里乌鸦已经栖息,美人趁着月色采摘梅花。

她笑着捻着梅花回到洞房,又垂下银烛照亮了温暖的夜晚,花光映照着宴席如同仙家一般。

斜阳洒满庭院,不知是哪家的香气?谯楼上的更鼓请不要再敲响,让这美好的夜晚延续下去。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夜晚景象,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楼角晚霞、淡黄杨柳、栖息的乌鸦、采梅的美人、银烛暖宵、花光照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最后一句“谯门莫报更筹”则表达了词人对这美好夜晚的留恋和不舍,希望时间能够静止在这一刻。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如“银烛暖宵”、“花光照席”等,进一步增强了词作的意境和美感,词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性。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根据词人的生平和作品风格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独自品味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时所作,词人通过描绘这个美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词也反映了词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版本差异等因素,对于这首词的解读和赏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争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请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