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闲倚晴楼

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闲倚晴楼望远山,

长安市上尽尘寰。

华发为君搔首久,

不知何处是归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译文

悠闲地倚靠在晴楼之上,远望着连绵的群山,

长安城中的繁华与喧嚣,尽入眼帘,仿佛尘世的缩影。

为了你,我已多次搔首弄姿,愁白了头发,

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归去的路途,结束这漂泊的生活。

(注:原诗中“华发为君搔首”一句,在直接翻译时略显生硬,但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搔首”在此处更多表达的是因思念或忧虑而焦虑不安的情绪,而“华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愁苦。)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倚晴楼远眺长安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诗中“闲倚晴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长安市上尽尘寰”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而“华发为君搔首久”一句,更是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愁苦的心情,以及对归期的无尽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收尾,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描绘晴楼远眺的景象,巧妙地引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华发为君搔首”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愁苦形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繁华而喧嚣,但诗人却在这里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他思念远方的亲人,渴望找到归去的路途,但现实的困境却让他无法如愿,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内心的愁苦和对归期的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