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成叹息。
长夜迢迢雨歇,应悔啼乌情未极,料素娥、犹带离恨,照此凝伫,柳丝轻拂,倚危樯、情何限极,围炉坐久,珠帘卷起,准拟六花飞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他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译文
在亭边极目远望,江莲凋落,归期无望,体弱多病又无精打采,况且已渐渐不再使用扇子,罗衣也开始换季,时光如白驹过隙,感叹屋梁上的燕子也如同客人一般来去匆匆,东园寂静无声,草木渐渐变得昏暗碧绿,静静地绕着珍贵的花木行走,心中满是叹息。
长夜漫漫,雨终于停歇,乌鸦的啼叫似乎也在后悔没有尽情表达情感,料想那月中的嫦娥也带着离恨,照耀着我久久地凝望,柳丝轻轻拂过,我倚靠在危险的桅杆旁,情感无限,围炉久坐,珠帘卷起,准备迎接雪花纷飞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上片写春日景象与自身病弱,下片则转入夜晚,通过雨歇、乌啼、月照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愁,最后以期待雪花飞舞作结,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姜夔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自然观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乱落江莲”、“杏梁双燕”、“柳丝轻拂”等,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词人的情感波动,通过“围炉坐久,珠帘卷起,准拟六花飞砌”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期待美好事物的心情,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姜夔词作的高超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孤独、离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来看,可能与姜夔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姜夔一生未仕,漂泊江湖,经历了许多离别与孤独的时刻,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感悟,而“围炉坐久,珠帘卷起,准拟六花飞砌”这一场景,或许正是他在某个孤独夜晚,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