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出自哪首诗?

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事尽,又是暮春时。

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重来已是隔年期,离恨千端谁为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词作。

译文

傍晚时分,寒鸦点点,满怀着忧愁,落在枯枝上,无声无息,柳树池塘边,嫩绿的柳条随风摇曳,显得那样温柔多情,假如眼前没有离愁别恨,就不会相信人间会真的有白头到老的人。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池塘边柳树依依,柳边有人家掩映着柴扉,蝴蝶随着飘落的花瓣翩翩起舞,燕子在水面拂起层层波纹。

试着数一数身边的朋友,才惊讶地发现,欢声笑语已经变得稀少,一年的春天又将过去,又到了暮春时节。

我们在茂密的树下,坐在石床上久久不愿离去,又被清风挽留住了脚步,等到再次重来时,已经是一年之后了,心中的离恨有千般万端,又能向谁诉说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物,以及蝶舞燕飞、交游稀少等生活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离别愁绪的感慨,特别是“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一句,通过描绘词人与友人在树下石床上久坐不愿离去的情景,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词人的内心世界,上片通过寒鸦、柳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下片则通过蝶舞燕飞、交游稀少等生活场景,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离愁别恨,特别是“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一句,不仅描绘了词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还通过“清风留住”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这段时光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上饶期间,当时,词人已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对时光流逝和离别愁绪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暮春时节,词人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恨的佳作,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孤独和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