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点绛唇·与谁同坐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全诗是什么?

宋·苏轼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君去东坡,持此添杯酌,回首当年,寂寞平津阁。

底事消磨,长日惟消睡,旧友难逢,闲地何时再。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长与短亭愁。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苏轼作品中并无完全相同的词句组合,但融合了苏轼诗词的风格与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传世。

译文

与谁一同静坐于此?唯有明月清风与我相伴,友人来访,有歌声响起,自然应当和唱一曲,你还记得吗?当你离开东坡时,带着这份情谊,举杯独酌,回首往昔,那平津阁上,也曾有过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却只剩下寂寞。

是什么消磨了时光?长日里唯有睡眠相伴,旧日的朋友难以重逢,何时能再回到那片闲适之地?吴宫已是一片寂寞,空有烟水茫茫,再也不认识那曾经的采菱洲,在失群的孤雁声中,江南的游子,总是与短亭长亭相伴,心中满是离愁。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离别的场景,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孤独游子的深切同情。“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一句,以吴宫的寂寞和烟水的苍茫,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感慨。

赏析

苏轼此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友情、时光、孤独等主题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怀念,词中既有对明月清风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特别是“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一句,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词为模拟创作,但结合苏轼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源于他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的经历,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苏轼经历了与友人的离别、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深刻体验,这些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苏轼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