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的释义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史达祖的《留春令·咏梅花》,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的释义

诗词原文

留春令·咏梅花

宋·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霎黄梅细雨,问孤舟、何处渡。

缭墙深院,静无人语,门掩清宵半,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记当时、垂柳丝长,春色如旧,奈向灯前堕泪,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

作者简介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南宋词人,一生未仕,早年任过幕职,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临安,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时北行使金,这一方面的经历也反映在他的词里,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译文

老朋友住在溪边,满怀愁绪无法排遣,只能望着那烟霭笼罩的树梢和映着月色的树林,一霎间黄梅细雨飘落,我询问那孤舟将驶向何方渡口。

环绕的围墙,深深的庭院,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门掩着,清冷的夜晚已过去一半,我斜倚在画屏前思念往事,但那些都不是我所期望的,只是白白地写下相思的诗句。

记得当时,垂柳的枝条细长,春色依然如旧,怎奈我在灯前伤心落泪,害怕随着西风离去,被某个人牵住了我那满是皱纹的裙摆。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愁绪,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词以咏梅为题,但并非单纯咏梅,而是借梅抒发词人的相思之情,词中通过“挂愁无奈”、“烟梢月树”、“黄梅细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相思之情做了铺垫,词人通过“斜倚画屏思往事”、“怕趁取、西风去”等细节描写,将内心的愁绪和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可能是在某个清冷的夜晚,词人独自一人在深院之中,回忆起与故人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愁绪和相思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的“怕趁取、西风去”等句也暗示了词人可能面临着某种离别或失去的痛苦,更加深了整首词的哀婉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