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辛弃疾
落日孤城闭,秋风野径凉。
叹菊荒薇老,负故人猿鹤,旧隐谁招。
梦断南云雁字,愁随北海琴书,世事总堪伤。
独倚危楼望,烟水两茫茫。
何处是归航,空余泪满裳。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其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夕阳下,孤城紧闭城门,秋风扫过田野小径,带来阵阵凉意,感叹菊花与薇草都已荒芜老去,辜负了故友与山林中的猿鹤,曾经隐居的地方还有谁会去探访呢?梦中断了与南方云中雁字的联系,忧愁伴随着北海的琴书,世间之事总是令人感伤。
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眺望,眼前烟水茫茫,一片迷蒙,哪里是我的归途,只剩下泪水沾满了衣裳。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诗中“叹菊荒薇老”一句,以自然界的花草衰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老去;“负故人猿鹤”则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与未能践约重逢的遗憾;“旧隐谁招”则透露出对昔日隐居生活的怀念与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满了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秋思》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衰败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归隐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诗中“落日孤城闭”与“秋风野径凉”两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傍晚的凄清画面,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而“叹菊荒薇老”等句,则通过象征与借代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融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期间,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受排挤与打压,晚年被迫退隐山林,在退隐生活中,他时常怀念过去的抗金岁月与故友,同时也对现实境遇感到无奈与感伤,这首《秋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也是他对现实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无奈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以及他对人生、友情、归隐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