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蔷薇花谢去,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并没有直接连续出现“蔷薇花谢去,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这样完整的句子,但“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确实是词中的原句,而“蔷薇花谢去”的意境与词中描绘的春末夏初、风雨送春的情景相吻合,可以视为对词意的引申或联想,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首词进行解析,并适当融入“蔷薇花谢去”的意象。
诗词原文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樽酒谁与共?江山信美非吾土,唯见长江水,无语东流,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尊前老去风光好,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南归宋朝,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广泛,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多么衰老啊!惆怅平生所交往的朋友零落无几,如今还剩几人?白发空空地垂着有三千丈长,人生一世只不过大笑一场万事皆空,问什么东西能使我欢喜?我看见青山妩媚多姿,料想青山看见我也应该是这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一杯酒与谁同饮?我放眼远望,这江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家乡,只能看见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更无情的是,连夜刮风下雨,催促着春天离去,落花满地,酒已阑珊,我在笙歌醉梦之间,在酒筵前老去,但眼前的风光依然美好,离愁却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越来越深重,就像那连绵不断的春水。
释义
此词通过描写词人自身的衰老、交游的零落、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面对自然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壮志未酬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末夏初风雨交加,无情地催促春天离去的景象,与“蔷薇花谢去”的意境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悲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著称,但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词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词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特别是“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无情变迁,也暗含了词人对时局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无奈与叹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心情抑郁,词中通过对自身衰老、交游零落、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面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等词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