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处焚巢成语的拼音是yàn chǔ fén cháo。该成语形容大敌已近而处境危险,却仍在安逸享乐,不知即将大祸临头,含有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味。
1、燕处焚巢的拼音:
yàn chǔ fén cháo
2、燕处焚巢的释义:
燕子处在即将被烧毁的窝里,比喻处境极其危险,自身难保。
3、燕处焚巢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中虽未直接出现“燕处焚巢”四字,但意思相近的描述反映了孔融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自身处境危险的感慨,后人据此提炼出此成语。
4、燕处焚巢的例句:
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他们如同燕处焚巢,形势危急,必须尽快找到突围之策。
5、燕处焚巢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6、燕处焚巢的示例:
在战争年代,许多无辜的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他们的生活状态就如同燕处焚巢,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7、燕处焚巢的近义词:
岌岌可危、危如累卵、朝不保夕等,都形容处境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崩溃或灭亡。
8、燕处焚巢的反义词:
安然无恙、稳如泰山、高枕无忧等,都表示处境安全,没有危险或忧虑。
虽然“燕处焚巢”这一成语在《后汉书》等古籍中没有直接出现,但根据成语的构成和含义,可以推断其源于古代对燕子在危险环境中生存状态的比喻,用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成语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紧迫感和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