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变体(含关键词句):
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梦回人静酒初醒,月转花阴鸟自啼。
(注:此变体为根据题目要求构造,原词中并无完整此句,但保持了辛弃疾词风及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情感真挚,风格多样,既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有田园生活的宁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针对构造的变体部分)
春风仿佛是个调皮的精灵,重重门户紧紧关闭,不允许它轻易进入这文人雅士的书房,拿起笔来吟咏诗篇,梦中醒来,四周一片寂静,酒意初消,月光已转至花荫之下,鸟儿自在地啼鸣。
释义
此句通过“春风似怪”的拟人手法,表达了春风虽欲入内,却因“重门掩”而无法触及文人内心世界的遗憾,暗含了作者对于外界美好事物难以触及内心深层情感的无奈与哀愁。“玉堂吟笔”象征着文人创作的高雅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上的隔绝感。
赏析
这句诗以春风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文人情感相结合,通过“重门掩”与“未许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孤独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外界美好事物既向往又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也隐含了对自由创作空间受限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虽然构造的变体部分并非辛弃疾原句,但结合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情感表达可能源于他多次被贬谪、仕途不顺的经历,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其词作中常流露出对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句诗可以视为他对个人遭遇与时代局限的一种艺术化表达,体现了其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