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鹧鸪天·咏梅

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出自哪首诗?

宋·辛弃疾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来于世百不宜。

病中送客难为礼,梦里逢君似旧时。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有什么闲愁值得皱眉呢?老了之后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适宜的事情,病中送客难以尽到礼节,梦里遇见你就像从前一样亲切,在花径里,经历了一番风雨,花瓣散落一地,显得狼藉不堪,春天的神啊,你应当自己怜惜这稀疏的花影,又何必等到山前积雪覆盖才来怜惜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病中送客、梦中逢君以及风雨后的花径狼藉等场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如梅花)的怜惜之情。“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梅花(或美好事物)的怜爱,认为春天的神(东君)应当自己怜惜这稀疏的花影,不必等到外界环境(如山前积雪)的恶劣才来关注。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人生、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词中既有对病中送客的无奈,也有对梦中逢君的怀念,更有对风雨后花径狼藉的怜惜,而“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一句,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应被及时珍惜的强烈愿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派的洒脱不羁,又有婉约派的细腻柔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情抑郁,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之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辛弃疾在词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也通过这首词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就是对这首《鹧鸪天·咏梅》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