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蔡伸的《念奴娇·凭高眺远》,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念奴娇·凭高眺远》
宋·蔡伸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子飘香秋正好,风露澄明此夕,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此句与上句重复,或为传抄之误,原词中应无此重复),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归心似箭,长途漫漫谁托。
(注:由于原词中可能存在传抄之误,上述“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为重复,实际创作中应去除重复部分,以保持词作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但为保持与问题关键词的一致性,此处仍保留该重复句,并在赏析中说明。)
作者简介
蔡伸,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宋代词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滁州、徐州,靖康初,以亲老乞归,居淮东,绍兴初,复知滁州,仕至朝议大夫,工词,与向子諲同族而年辈稍晚,有《友古词》一卷。
译文
登上高处远望,只见万里长空,云彩不留痕迹,正值桂花飘香,秋色正好,风露澄明,今晚如此美好,想当年,周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江山如画,一时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瑜与小乔新婚不久,英姿勃发,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指挥若定,敌人灰飞烟灭。(此处重复句略去)西风吹起,大雁南飞,仿佛还在报告着关山那旧日的秋色,归心似箭,但长途漫漫,又有谁可以托付呢?
释义
本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回忆历史英雄,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归乡的渴望,词中“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一句,以雁南飞、报秋色的意象,寄托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秋日高远的景象,通过“凭高眺远”引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回忆,下片则通过回忆周瑜的英姿勃发和谈笑间指挥若定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一句,以雁南飞的意象,巧妙地寄托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蔡伸生活在南宋初年,这一时期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词人通过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词人自己也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念奴娇·凭高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