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宝屑无痕
唐·李商隐
宝屑无痕玉有香,生香有韵绕回廊。
何郎花恼春宵短,月照纱窗梦亦长。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秾丽绮美,意象朦胧,情感深挚。
译文
珍贵的粉末没有留下痕迹,美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香气带着韵律,袅袅地绕着回廊飘散,何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泛指文人雅士)因花儿的美丽而心生烦恼,觉得春夜太过短暂,月光洒在纱窗上,连梦境也变得悠长。
释义
宝屑无痕:形容某种珍贵物质(可能指香料或化妆品)使用后不留痕迹,此处暗喻美好事物的纯净无瑕。
生香有韵:香气不仅浓郁,还带有一种韵律感,形容香气之美妙。
消得何郎花恼:何郎,此处为诗人自喻或泛指文人,因花的美丽而心生烦恼,可能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月照纱窗梦亦长:月光映照下的纱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氛围,连梦境也变得悠长,暗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好景象,通过“宝屑无痕”和“生香有韵”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何郎花恼春宵短”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惋惜。“月照纱窗梦亦长”则以月光和梦境的悠长,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美好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美好,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何郎花恼”的意象,既可能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因才华未得施展而心生烦恼,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