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寿春节进》

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的意思及出处

唐·贯休

四民香火礼星辰,

五营笳吹动寒云。

来献一杯寿水酒,

年年此日拜君恩。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末年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七岁出家,一生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诗名远播,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内容广泛,既有对佛教教义的阐述,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贯休还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亦自成一家,被誉为“姜体”。

译文

四方的百姓们手持香火,虔诚地礼拜星辰,

五营中的号角与笳声在寒冷的云空中回荡。

我前来献上这一杯象征长寿的水酒,

在这特定的日子里,年年都来拜谢君王的恩德。

释义

“四民香火”指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士、农、工、商)手持香火,进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五营笳吹”则描绘了军队中的音乐声,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军队的威武。“来献一杯寿水”是诗人自己向君王献礼,表达忠诚与祝福。“年年此日拜君恩”则强调了这种仪式的持续性和对君王的忠诚。

赏析

这首诗以寿春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四民香火、五营笳吹等场景,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诗人以“来献一杯寿水”为线索,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贯休生活在唐代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观与绝望之中,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寿春节作为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是向君王表示忠诚与祝福的时刻,贯休借此机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王的忠诚,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与理想的抒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