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郎于祐咸阳住,是个不识字的田父。的释义

诗词原文

题李卫公诗

才郎于祐咸阳住,是个不识字的田父。的释义

唐·吕岩

才郎于祐咸阳住,是个不识字的田父。

忽地随风上碧霄,却笑人间空碌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后被道教奉为八仙之一,通称“吕洞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也是道教八仙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世尊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吕洞宾的诗作多富有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他的道教思想和人生哲学。

译文

才情出众的于祐住在咸阳,原本是个不识字的农夫。

突然间他随风飞上了青天,却嘲笑人间的人们还在徒劳奔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原本平凡的农夫于祐,突然之间获得了非凡的能力,飞上了天空,从而对比出人间世事的虚无和忙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才郎于祐咸阳住,是个不识字的田父”描绘了主人公的平凡出身,而“忽地随风上碧霄”则突然转折,将主人公提升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蜕变,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末句“却笑人间空碌碌”更是点睛之笔,以主人公的视角嘲笑人间的徒劳奔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吕洞宾的道教信仰和人生哲学有关,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吕洞宾一直追求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农夫的蜕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与吕洞宾个人的修行经历和人生感悟有关,是他对人生哲理的一种独特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提到了“才郎于祐咸阳住”,但这里的“于祐”可能并非实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诗人为了表达主题而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更应关注其背后的哲理和意境,而非过分纠结于具体的历史背景。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