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并未直接出现在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中,但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古典文学风格,虚构一段包含这些关键词的续写,以展现类似意境。)
续写
梦回深处忆当年,蹴金莲懒把香尘践,月影斜,忒坚心,忒心恋,情深缱绻绕心田,空余回忆伴长夜,独坐幽窗思渺然。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生于金朝统治区,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稼轩长短句》等。
译文
(原诗部分)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寒鸦带来一片哀愁,而柳塘边新绿的嫩叶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人的眼里没有离别的痛苦,那么就不会相信人间会有白头到老的事情发生。
(续写部分)
在梦中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她慵懒地踏着金莲(古代女子的小脚),不愿让那香尘沾染鞋底,月光斜照,她的心意坚定,爱恋深沉,这份情感如同缠绕心田的藤蔓,难以割舍,现实只留下回忆陪伴漫长的夜晚,她独自坐在幽暗的窗前,思绪飘渺,无法自拔。
释义
原诗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洞察,续写部分则通过虚构的情境,展现了女子对往昔爱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原诗与续写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世界,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深情的氛围,特别是续写部分,通过“蹴金莲懒把香尘践”等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柔情,忒坚心,忒心恋”则强调了情感的坚定与深沉,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含蓄又直接,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虽然续写的部分并非辛弃疾原作,但基于古典文学的创作习惯,我们可以推测类似的情感表达可能源于词人对个人经历或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即使续写的部分并非出自他手,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仍与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