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诗人蔡伸的《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宋·蔡伸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今年闻说,新著好工夫。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自凄断,休更说、那时模样。
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暮云合璧,人在何处,玉漏迟迟。
作者简介
蔡伸,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滁州、舒州,以亲老辞不就,靖康之乱后,避难江南,流寓湖州等地,绍兴五年(1135),除知明州,七年,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因事罢,后知处州、台州,累官通判泉州,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译文
回忆起过去在西池边饮酒的日子,每年都有多少欢乐的时光,自从离别后,你没有寄来一封书信,今年听说,你又有了新的佳作。
我现在是一个憔悴的江南倦客,无法忍受那急促的管弦乐声,在歌宴旁,我已经先自感到凄凉,更不用说再提起那时的模样了。
今年我在旅店里过中秋,囊中羞涩,连吴钩都典当掉了,傍晚时分,云彩与月亮交相辉映,但我又在哪里呢?时间仿佛停滞不前。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上片回忆往昔在西池的欢娱,下片则描写现在的憔悴与孤独,特别是“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几句,生动地描绘了词人中秋时节在旅店中的凄凉景象。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往昔的欢乐与现在的孤独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中秋时节的景象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特别是“囊箧萧疏,典却吴钩”两句,既表现了词人的贫困与无奈,又暗示了他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蔡伸流寓江南期间的中秋时节,当时,词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又值中秋佳节,心中难免涌起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词人可能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因此才有“囊箧萧疏,典却吴钩”的描写,这些背景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词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