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汉江临眺

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出自哪首诗?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时隐时现在夜色中,远望城郭好像在水中漂浮,波浪汹涌遥看好像摇荡着天空,我登上高处指点着虚无缥缈的路途,试问辽东的鹤啊,你们何时才会归来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壮阔的景色,前四句写出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气势,后四句则着重描写汉江周边的景物,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归期的询问,寓意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汉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汉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诗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浩渺和山色的朦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一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王维在开元末年(约741年前后)曾隐居蓝田辋川,并在此地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汉江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汉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一句,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仕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王维的这首《汉江临眺》不仅展现了汉江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