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瑶台绛阙倚晴空,
依约蓬丘路未通。
玉宇琼楼人不见,
只留仙乐绕苍穹。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中也不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反思。
译文
瑶台和绛阙高耸入云,紧紧依偎在晴朗的天空之下,
而那传说中的蓬丘仙境,道路却似乎并未完全相通。
玉宇琼楼之中,仙人难觅踪影,
只留下悠扬的仙乐,在广阔的天际回荡。
释义
瑶台、绛阙: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宫殿,常用来形容仙境的华美。
依约:隐约、仿佛。
蓬丘:即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
玉宇琼楼:形容仙境中的建筑精美绝伦。
苍穹:天空。
赏析
这首诗以“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为开篇,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仙境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仙境的华美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瑶台、绛阙、蓬丘等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玉宇琼楼人不见,只留仙乐绕苍穹”两句,更是将仙境的幽静与神秘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人不见”与“仙乐绕”的对比,巧妙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空灵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仙境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神秘与宁静。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为李商隐在一次游历山水时,偶遇一处风景如画之地,心中不禁涌起对仙境的向往与憧憬,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游仙诗》,诗中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