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鸣紫凤,南国避青骢。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朝阳鸣紫凤,南国避青骢。出自哪首诗?

《朝阳鸣紫凤》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朝阳鸣紫凤,南国避青骢。

云路千重隔,天河万里通。

羽衣翻绛袖,瑶瑟奏清泓。

莫向蓬山路,空余泣露丛。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宫廷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

译文

朝阳初升时,紫色的凤凰在鸣叫;在南方的国度里,青色的骏马在躲避,云路重重相隔,但天河却万里相通,凤凰展开绛红色的翅膀,瑶瑟奏出清澈的乐声,不要去那遥远的蓬山路,那里只留下露珠中的哭泣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朝阳、紫凤、南国、青骢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画面,朝阳和紫凤象征着希望和美好,南国和青骢则可能代表着远方的国度或某种难以触及的事物,云路千重隔和天河万里通则表达了距离虽远但心意相通的意境,羽衣翻绛袖和瑶瑟奏清泓则进一步描绘了凤凰的美丽和音乐的悠扬,最后两句则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求遥远的梦想,以免留下遗憾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朝阳、紫凤、南国、青骢等意象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意境,诗人也通过云路、天河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距离虽远但心意相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清晨,看到朝阳初升、紫凤鸣叫的景象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这一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不要盲目追求遥远的梦想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这首诗也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已无从考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