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飞翻。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泠泠松上风,亦好鸟相语。

缅怀赤松子,悠渺难再寻。

徒为簪组累,坐使白发生。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身处偏僻之地却未曾自知,感叹自己已经长久地离开了人群。

为什么同样是树枝和树叶,却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归宿。

山涧的水清澈又浅显,可以用来洗涤我的双脚。

松树上的风冷冷作响,伴随着鸟儿们相互交谈的声音。

我怀念着古代的赤松子,但他的踪迹已经难以追寻。

只是因为被官场的琐事所牵累,才使得我早早地生出了白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山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联“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偏僻之地的感慨和对离群索居生活的叹息,接下来几联则通过描写山涧、松树、风声、鸟鸣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和宁静,尾联则通过怀念古代隐士赤松子,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琐事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涧、松树、风声、鸟鸣等自然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和调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到某个偏远地区时创作的,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韦应物逐渐对仕途产生了厌倦之情,开始向往隐逸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幽和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