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的意思及出处

这首古诗出自南朝宋诗人谢朓的《新亭渚别范零陵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的意思及出处

原文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南朝宋·谢朓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洞庭流。

怀人忽千里,访旧路阻修。

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

杳杳寒山道,落落满长湓。

作者简介

谢朓(465年—499年),字宣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不满当时朝廷黑暗,于公元499年(永元元年)从荆州随王萧子隆赴襄阳,不久病死于江陵(今属湖北),谢朓诗风清新秀丽,善于熔铸自然景物入诗,开创山水诗派,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译文

在洞庭湖畔这音乐悠扬之地,曾是帝子潇湘漫游之所,云彩飘向苍梧的旷野,江水又回流到洞庭之中,怀念友人忽然已相隔千里,探访旧友的道路却阻隔遥远,送行的路途似乎没有尽头,远望的目光也只是徒劳的殷勤,那寒山之道深远而幽暗,空旷的长湓河上满是落叶。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风光和帝子游踪,引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离别之情,诗中“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无尽的思念和徒劳的远望,情感深沉而真挚。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帝子游踪的联想,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诗人以“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为核心,表达了离别后的无尽思念和徒劳的远望,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洞庭流”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深远,整首诗语言清新秀丽,情感真挚动人,是谢朓山水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朓在新亭渚送别友人范零陵时所作,当时,谢朓与范零陵情谊深厚,但友人即将离去,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思念,在送别之际,谢朓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帝子游踪,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离别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