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淇奥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遐不黄耇?恺悌君子,匪徒淑兮,瞻彼明德,不以厥年,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注:关键词“瞻彼明德,不以厥年”出现在本诗的最后一节)
作者简介
《淇奥》出自《诗经·卫风》,为先秦时期的民间诗歌,作者佚名,无法确切考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有位高雅的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这样一位君子啊,让人难忘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有位高雅的君子,美丽佩玉亮闪闪,帽子华丽如繁星,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这样一位君子啊,让人难忘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有位高雅的君子,难道他不老吗?和颜悦色人亲近,品德高尚人敬仰,看那君子多光明,不因岁月减德行,唉呀这样离去后,别人还能得欢心?
释义
本诗以淇水边的绿竹起兴,赞美了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精进自己的学问和品德;他神态庄重,地位显赫,但又不失和蔼可亲;他的德行光明,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减退,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赏析
《淇奥》以淇奥之竹起兴,通过竹子的青翠欲滴、挺拔不屈,来象征君子的高洁品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通过对君子外貌、神态、品德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完美无瑕的君子形象,特别是“瞻彼明德,不以厥年”一句,更是强调了君子的德行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减退,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淇奥》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根据《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地域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卫国,卫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周朝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崇尚礼仪和德行,君子文化盛行。《淇奥》很可能是当时人们为了赞美某位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君子品德的崇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