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闲居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出自哪首诗?

朝代:魏晋

作者:嵇康

山居人不见,白日掩柴扉。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

即事遣馀闲,萧条自整襟。

作者简介

嵇康(224年-263年,一说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风度翩翩,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嵇康善文,工于诗,风格清峻;又精于音律,尤善弹琴,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其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

译文

隐居在山林中,人们都不知道我在这里,白天柴门紧闭,与外界隔绝,松风吹拂,解开衣带,山月高照,正好弹琴,早晨收到朋友寄来的美好诗文,用它来慰藉我夜间的寂寞与清晨的兴致,就着眼前的事情,排遣掉多余的空闲时光,在寂寞中整理好自己的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嵇康在山林中隐居的生活状态,他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美好,松风、山月、弹琴、读书,都是他生活中的乐趣,特别是“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一句,表达了他在清晨收到朋友来信时的喜悦心情,以及这份喜悦如何慰藉他夜晚的寂寞和清晨的兴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嵇康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嵇康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而“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则表达了嵇康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与朋友的联系和心灵的交流,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嵇康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嵇康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时代,他因不满司马氏集团的专权而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嵇康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嵇康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品格和独立人格的坚韧精神。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