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月夜独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寒
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
寒光流素影,夜色染幽庭。
思绪随风远,心怀映月明。
天涯何处是,独坐待晨星。
作者简介
李暮寒,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李暮寒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译文
明亮的月光如同群玉般闪耀,凄清的景象在孤独中凝结,寒冷的月光流淌着素雅的光影,夜色深深染黑了庭院,思绪随着风儿飘向远方,心情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天涯海角哪里是归宿,我独自坐着等待晨星的升起。
释义
“皓曜群玉发”形容月光明亮如群玉之光,璀璨夺目;“凄清孤景凝”则描绘了月夜的凄清与孤独,景象仿佛凝固不动,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迷茫与期待,独自等待晨星的升起,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美与凄清,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联“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以明亮的月光和凄清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寒光流素影,夜色染幽庭”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深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颈联“思绪随风远,心怀映月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随风飘远,与月光相映成趣,尾联“天涯何处是,独坐待晨星”则点明了诗人的迷茫与期待,独自等待晨星的升起,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寒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困境,诗人选择了在月夜中独自沉思,以诗寄情,月夜的静美与凄清恰好契合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月夜独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