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冬日苦寒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寒风啸雪漫天飞,寒苦弥时节更威。
野径无人行路断,孤村有火夜光微。
冰凌封路车难进,冻土埋途马易疲。
待泮岂所能速就,唯期春日暖阳归。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杜荀鹤为唐代真实存在的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得友人资助入京应试,终得进士及第,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寒冷的苦楚弥漫在每一个时节,更显得威力无边,野外的小路上空无一人,道路被阻断;孤独的村庄里,微弱的火光在夜色中闪烁,冰封的道路让车辆难以前行,冻硬的土地让马匹容易疲惫,期待着冰雪消融,但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只能期盼着春日的暖阳早日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极端严寒的景象,通过寒风、大雪、冰封的道路等意象,展现了冬季的严酷和人们生活的艰难,诗人以“寒苦弥时节”开篇,点明了冬季的寒冷和漫长;接着通过“野径无人行路断”、“孤村有火夜光微”等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荒凉和孤寂;最后以“待泮岂所能速就,唯期春日暖阳归”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温暖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冬季的严寒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冬季严酷现实的描绘,也有对春天和温暖的期盼,诗人以“寒苦弥时节”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寒风啸雪”、“野径无人”、“孤村有火”等,将冬日的荒凉和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待泮岂所能速就,唯期春日暖阳归”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唐代社会背景和杜荀鹤的生平经历推测。)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早年应考不第、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诗人身处逆境,深感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在寒冷的冬日里,他目睹了自然界的严酷和人们生活的艰难,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冬日苦寒》,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