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梅花
宋·辛弃疾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风停了,落花堆积得很深,帘外簇拥着红花犹如堆雪,还记得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令人伤感的暮春时节,酒意渐浓,春意也仿佛随着进入了梦乡,窗子虽破,但月光却悄悄地寻找着人儿,这样美好的事情还有谁能千里迢迢地带来呢?只有多情的人才会为我特意储备这一樽酒吧。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酒后的感受,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上片写风定花落,海棠开后的伤春时节;下片则转入酒浓春梦,月破窗寻的情境,最后以“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作结,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感激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酒后的感受,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上片“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风停后落花的景象,红花堆积如雪,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两句,则通过回忆海棠花开后的伤春时节,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下片“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两句,通过酒后的梦境和月光的寻找,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感激和珍视,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席上和王道夫赋梅花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可能正处于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心境中,而王道夫的赋梅花则触发了他的情感共鸣,他借梅花之景,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词也反映了辛弃疾在仕途上的坎坷和无奈,以及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