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的解释

诗词原文

悼李尚书(一作悼李端悫)

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的解释

唐·卢延让

风急雕零尽,云开影薄频。

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

寒月悲笳怨,孤坟老树春。

谁怜旧东阁,空作忆贤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延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延之,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卢延让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他曾任秘书郎、集贤殿学士等职,后因战乱流离失所,晚年生活较为困顿。

译文

风势猛烈,凋零的枝叶纷纷落下,云开雾散后,树影显得更加稀疏,正当我期待您能像千里马一样驰骋天下时,您却突然离世,结束了百年的生命,寒冷的月光下,悲凉的胡笳声诉说着哀怨,您孤独的坟墓旁,老树在春天里默默守候,谁还会怀念您曾经在东阁的英姿,只能空自追忆这位贤人了。

释义

这首诗是卢延让为悼念一位尚书(或李端悫,具体人物有争议)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迁,如风的急骤、叶的凋零、云的开散、影的稀薄,来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特别是“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突然离世的震惊与哀悼,以及对逝者生前才华与抱负的惋惜,后两句则通过寒月、悲笳、孤坟、老树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首联以风急雕零、云开影薄为喻,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脆弱;颔联则直接点出主题,用“方看千里驾”与“忽尽百年身”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悲痛;颈联通过寒月、悲笳、孤坟、老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事迹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逝者离去的无尽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延让与逝者之间的深厚友谊或工作关系有关,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卢延让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悼念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幸离世的尚书(或李端悫)而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卢延让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生的无常。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