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淡宕依回若有语,又羞语切拖云隔”,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步吴故城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晚步吴故城下
宋 范成大
苍茫云海浩无边,山晚空蒙雨气连。
淡宕依回若有语,又羞语切拖云隔。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苍茫的云海浩渺无边,傍晚时分山色空蒙,雨气连绵,那淡淡的云雾缭绕,仿佛有话语在回荡,却又羞涩地不敢真切地说出,只是拖着云雾作为隔阂,林梢处一抹青色如画般美丽,那应该就是淮水转弯处所环绕的山峦,行人啊,莫要听那宫殿前的流水声,因为那流尽的年光,都在这水声中消逝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吴故城下漫步所见到的景象,通过云海、山色、雨气、云雾、林梢、淮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苍茫云海浩无边,山晚空蒙雨气连”描绘了傍晚时分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悠远、朦胧的基调,接下来两句“淡宕依回若有语,又羞语切拖云隔”则通过云雾的缭绕和羞涩,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则进一步通过林梢的青色和淮水的流转,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行人不要过于沉浸于过往岁月的劝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吴故城下漫步时,他看到了眼前的自然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怀念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