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的解释

诗词原文

湘春夜月·近清明

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的解释

宋·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啼一树声声,惊碎幽梦,乱愁如织,生绡帐里,犹闻馀香馥郁,怎奈向、一回风,一回雨,一番花褪残红,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旧家池馆,凭谁极目?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长是夜阑,灯花剔尽,斜倚熏笼坐到明,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孝迈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黄孝迈,字德夫,号雪舟,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善于描绘内心情感与景物交融的意境,尤其在抒发离愁别绪、人生感慨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成就,尽管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译文

临近清明时节,翠绿的鸟儿在树上声声啼叫,惊醒了我的幽梦,心中的愁绪如同织成的网一样纷乱,在生丝织成的帐子里,还能闻到残留的香气,怎奈得住这一阵风、一阵雨,花儿一次次凋零,红颜渐褪,料想明天,酒宴前再次相见时,镜中的花朵(比喻青春或爱人)已难以把握。

你也该会惊讶地询问:近来增添了多少白发?旧时的家园池馆,如今又有谁能极目远眺?即使有千种风情,又能向谁诉说呢?常常是夜深人静时,灯芯已剔尽,独自斜倚在熏笼旁坐到天明,一年一度春风起,一年一度花儿开,这样的美好风光哪里能轻易得到并长久保持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离别相思的深深感慨,词中“一度春风一度花”寓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与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而“如此风光那会得”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难以把握的无奈与惋惜。

赏析

黄孝迈的这首《湘春夜月·近清明》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赞誉,词中通过“翠禽啼”、“惊碎幽梦”、“乱愁如织”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一度春风一度花”的比喻,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哲理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由于黄孝迈的生平资料有限,我们无法确切知晓其具体创作缘由,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清明时节,面对自然界的春去春回,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与岁月的无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愁绪与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生命、爱情、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限惋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