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行旅
唐·李煜
春风拂面柳丝长,两颊通红愁冻破。
车马辚辚过野桥,厢中乘客浴春光。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国破家亡,降宋后作品多抒发亡国之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李煜的词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春风轻轻吹拂着面庞,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变得格外修长,行人的两颊因春风的吹拂而变得通红,仿佛连心中的忧愁都被这温暖的春风融化、破解,车马声隆隆作响,穿过野外的桥梁,车厢中的乘客仿佛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温暖与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行旅的场景,首句“春风拂面柳丝长”以春风和柳丝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明媚的春日氛围,次句“两颊通红愁冻破”则通过行人的面色变化,暗示出春风的温暖和力量,连心中的忧愁都被化解,后两句“车马辚辚过野桥,厢中乘客浴春光”则进一步描绘了车马行旅的场景,以及乘客在春光中的愉悦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行旅的场景,诗人通过春风、柳丝、车马、乘客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画卷。“两颊通红愁冻破”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力量,又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变化和感受,整首诗意境清新明快,情感真挚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李煜在春日里出行时所见所感而创作的,当时南唐虽然国势日衰,但李煜作为皇帝,仍然享受着一定的奢华和安逸,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慨和反思,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个人的命运,李煜后来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了亡国之痛和深沉的哀愁。